12月7日,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创作大奖暨大师设计论坛在广州市城市规划展览中心举行。广州市市长温国辉、中国建筑学会理事长修龙、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副理事长王树平在开幕式上致辞。中国工程院院士张锦秋、何镜堂、崔愷、孟建民、王建国,中国科学院院士常青,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庄惟敏、周恺、倪阳等多位院士大师出席。
温国辉在致辞中表示,广州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树牢精品意识,弘扬工匠精神,努力打造高水平建筑作品,提升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品质。希望各位嘉宾充分利用本次论坛交流思想、分享经验、奉献智慧,并关心支持广州城市规划建设。本次的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创作大奖(2009-2019)是继200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建筑创作大奖活动之后,建筑行业又一次重要的评审活动。评奖以过去十年间各大建筑创作奖得主为基础提名,经评审最终选出了包括广州电视塔(小蛮腰)、广州市城市规划展览中心在内的100项获奖作品。
中国本土建筑团队作品占近七成
据了解,在获奖作品之中,有近七成由中国本土建筑团队独立创作,有两成是国内多家设计单位合作,另有10个项目是由国内国外设计单位合作完成的。充分展示出这10年以来中国建筑行业的跨越式发展,以及本土建筑设计师的快速成长。
▲颁奖典礼现场
中国建筑学会理事长修龙介绍,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建筑师正带着中国城市化发展的经验走向世界,有多位杰出的中国建筑师获得国际上各类奖项;中国建筑学界最高荣誉“梁思成建筑奖”自2016年后,已成为国际奖项;亚洲建筑师协会已确定2020年将在上海举办“亚洲建筑师大会”。同时,中国还在积极争取筹办2026年北京“世界建筑师大会”。
▲中国建筑学会理事长修龙
修龙表示“希望下一个十年,我们中国建筑师能够借着‘一带一路’的东风,站在世界建筑设计的舞台上,发出中国建筑师自信而又洪亮的时代强音。”
▲中国工程院院士张锦秋
▲中国工程院院士崔愷
广州建筑 出新出彩
作为岭南建筑设计重镇,广州在该大奖中收获颇丰。广州电视塔(小蛮腰)、广州国际金融中心(西塔)、广州周大福金融中心(东塔)、广州市城市规划展览中心、华南理工大学松花江路历史建筑更新改造(何镜堂工作室)5 项坐落在广州的作品荣获大奖。
▲广州市城市规划展览中心荣获该奖
何镜堂院士指出,近十年来,中国的建筑设计更加注重绿色节能、生态保护,同时建设美丽乡村也成为了创作的一大方向。他认为,在设计中要特别注意保护生态环境,为人民群众创造更高质量的物质和文化生活。
▲中国工程院院士何镜堂为适应地区气候特点,广州在建筑设计中广泛采用本地化的绿色建筑技术。如在琶洲等城市重要功能片区积极落实绿色低碳设计理念,因地制宜建设了一批绿色建筑;在白天鹅宾馆等既有建筑改造中,积极应用绿色节能技术,实现能源使用效率大幅提升,荣获全国公共建筑节能最佳实践案例。
相 关 展 览 信 息
广州市城市规划展览中心一楼临展厅正在举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建筑创作获奖作品展。此次展览除了2009-2019年度的100项获奖作品之外,同时展出的还有此前60周年评选出的300项作品。
这400个作品当中,广州建筑设计团队创作的作品有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扩建工程、白天鹅宾馆、2010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等39个;获奖作品落成在广州的有广州电视塔(小蛮腰)、广州国际金融中心(西塔)、广州周大福金融中心(东塔)、广州市城市规划展览中心等23个。展览将持续至2020年2月29日,想要观展的市民朋友,可通过“广州市城市规划展览中心”微信公众号预约门票后,免费入场参观。